top of page
Hands

感情更真实
比逻辑

Faint Glow_edited.jpg

对于中国Z世代女团来说,个人情感似乎比理性逻辑更真实。这可能是这个群体认为“年轻人比长辈表现得更真实”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参与者表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长辈的情感交流。不同的参与者谈起长辈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标准不同,但他们的经历却大同小异:长辈更倾向于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很少与他们交流个人情感或这让他们觉得,自己长辈的意见没有说服力和真实性。

 

例如,一位参与者表示,她的母亲不止一次告诉她关于婚姻要求的看法,即她应该嫁给什么样的人,以避免母亲经历的婚姻失败。她认为母亲的观点不真实,因为“过于理想化”,母亲没有考虑她作为人的真实感受。

 

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把老一辈放在意见领袖的位置上,认为老一辈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在这种道德要求下,老一辈可能会因与年轻群体平等交流而感到羞耻。

 

此外,中国从1980年到2015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大多数中国Z世代女孩在没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长大。由于缺乏沟通者来讨论个人感受,大多数参与者表示他们渴望情感共鸣,他们更关注个人感受。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比起被权威说服,

这个群体更渴望和相信情感交流,

他们认为后者更真实。

 

事实上,在调查中,我发现小红书上那些参与者认为更真实的帖子大多包含情感/接受性的短语,例如“太漂亮”、“太有趣”、“爱……”和发誓字。参与者表示,他们认为这些帖子是真实的原因是他们可以“感知博主的情绪”。

 

这些参与者都表示,他们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与年轻一代网民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感受。他们认为,从分享和交流中可以窥见真实性和自我认同。

 

品牌需要做什么:放弃上帝视角

作为专业团队,品牌往往将自己置于意见领袖的位置。 “引导消费者什么值得买/时尚/专业等”可以展示品牌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但对于中国Z世代的女孩来说,显然同理心和情感诉求可能是提高真实性的更好武器。当然,权威也是一种品牌价值,但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事实上,从工作坊中,我验证了这个观点:我展示了两个系列的口号,一个带有情感的系列,一个没有情感的系列,然后让参与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于剃须刀品牌:

1.带有情感的口号:“我们的刀片很棒。”

2. 不带感情的口号:“试一试最棒的刀片”。

 

对于办公用品品牌:

1.带有情感的口号:“这很容易。”

2.没有情感的口号:“帮助简化事情。”

 

对于地图应用程序:

1.带有情感的口号:“不怕迷路”。

2.没有情绪的口号:“我们会引导你到那里。”

 

经过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情感口号会让他们更加意识到品牌的真实性。 “我想更多地了解第一个品牌,因为我觉得他们更像真实的人。”一位参与者说。另一位与会者认为, “第二种slogan让我感受到品牌的权威,但第一种品牌更像朋友。”

 

有趣的是,一位参与者认为所有品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营销策略的结果,因此她不信任任何品牌。不过,她也表示,第一类slogan让她感觉到品牌是在试图了解消费者,所以她认为第一类品牌更真诚。

 

对于品牌来说,要想展现真实性,首先要了解消费者自己的真实性。  中国Z世代女孩显然希望被品牌视为有感情的“人”,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因此,放弃上帝的视角

和人类交流(而不是“消费者”这个词)

可能意味着真实性的开始。

与其让消费者听你的,不如让他们感受你的诚意。

下一篇: 真实可能意味着不和谐/非主流

顏色褪色

中国Z世代女孩眼中的真实

bottom of page